通過物流配送網絡示意圖掌握整體流通狀況,從中發現不必要的細節。
用圖標形式描述物流網
大多數企業旗下經營的商品都很多,既有外購商品,企業自營商品,也有進口商品等。其次,銷售方也分為批發商,零售商,國內銷售商等各種不同的客戶。這些商品在物流過程中的具體流程是什么?僅憑想象去推敲很困難。
為掌握上述商品的物流程序,采用圖表形式描述是最佳選擇。圖表可以消除因人而異的認識差異,而且簡單直觀。
使作業人員輕松掌握這些信息的載體就是網絡圖。如果沒有網絡圖,想全面掌握這些信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現實情況下,經常有部門經理級別的人因為不了解情況,提出如“還會發生這種問題嗎?”之類的質疑。如果只有物流部門掌握相關情況,一線作業人員因為不了解,當然會發生諸如“為什么我們要干這些沒用的工作”等感嘆。
分為流通階段分類和地區分類兩種寫法
這種網絡圖分為兩個側面,一種是從“供貨/制造/物流中心/銷售”的階段分類出發,一種是從“關東,關西”的地區分類出發。從供應鏈管理的立場來看,通過在階段上組合“SOURCE”(采購,調配),“MAKE”(生產,加工),“DELIVER”(銷售),“RETURN”(退貨)等因素掌握供應鏈的情況。
下面,分別出階段分類和地區分類的觀點出發,選取其重點說明。
首先,階段分類以時間為中心進行分析,地區分類以距離為中心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再增加一項物資量,就能發現優先課題。
具體地講,在階段分類中,如果某物流中心連續一個月什么也不干,該中心1/3的庫存金額均處于休眠狀態,就說明這家企業必須改變。為什么?因為這種情況是導致庫存周轉緩慢的主要原因。
此外,在地區分類中,如果把1/3的物質量從位于日本東北部的工廠往南部的九州物流中心,企業的生產成本就會大幅度提升。與其這樣操作,不如考慮從其它工廠調配更經濟。
如上所述,使作業人員更直觀的把握問題原因的方式是網絡圖。如果在此基礎上增加物流成本等項目,問題就會更加清晰。
上一篇:了解物流貨量的波動
下一篇:物流改革前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