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共享經濟主張通過調整社會已有資源,如商品、服務、數據、信息以及智慧等,來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需求。該模式顛覆了以往不斷通過新投入刺激經濟增長的傳統思路。
當下,共享單車成功的‘斂財’引起市場掀起了一股共享潮。很多領域都在積極探索,企圖搭上共享經濟這班列車,在共享經濟上分一杯羹。共享電動自行車、共享充電寶等應接不暇。
作為天生具備“共享經濟”因子的物流行業,在共享經濟的思潮下孕育出來哪些“共享物流”服務模式呢?
一、貨運資源共享
傳統的貨運市場是一個小、散、亂、差的市場,貨運資源散亂,倒貨賣貨,層層轉包信息不暢,難以共享,隨著Uber和滴滴出行的共享模式開始向物流行業滲透,通過共享卡車資源,實現貨運卡車與貨運需求的共享匹配,提高卡車運輸的最優裝載率,降低卡車回程空返率,使得基于車貨匹配的共享物流迅速發展。加之風險投資和社會資金的熱捧,迅速掀起了基于車貨匹配的共享物流熱潮。
看點01大數據整合,跨界共享
很多車貨匹配的貨運互聯網公司,在實際運營中發現通過共享平臺可以獲得關于貨物和車輛的大數據信息,利用這些信息進行跨界共享,可以實現羊毛出在豬身上的新盈利模式。
如貨物信息與資金流信息相匹配,并借助與實時監督和透明管理,可以為物流金融和供應鏈金融提供信息支撐,開展供應鏈融資、貨物保險等服務,實現巨大經濟效益。據調研分析,目前很多貨運互聯網公司的商業模式都在開展物流金融等跨界共享的服務創新。
看點02共享卡車后市場服務
卡車后市場是指卡車售后服務市場,指圍繞卡車使用過程中各環節的各種后繼需要和服務而產生的一系列市場活動的總稱。包括卡車保險、卡車金融、卡車IT、卡車養護、卡車維修、卡車配件、卡車改裝、卡車資訊、貨運車聯網、卡車運營輔助產品與設備、卡車租賃、卡車文化等方面。卡車后市場是卡車銷售落地后車主所需的一切服務,是卡車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貨運互聯網公司平臺,整合了大量的車源信息,在實際運營中通過車隊管理、卡車追蹤定位等信息技術,可以及時獲取卡車保養、維修、保險等相關信息,這些信息集成后可以實現卡車后市場的模式創新,天聯網平臺在設計之初就已經將所有天聯系的卡車維修、保養、保險、采購等全部考慮進去了。
共享物流的本質是共享物流資源,物流貨運資源只是物流資源的冰山一角。現代物流核心是系統,在物流復雜的系統中,物流資源具有網絡化、標準化、信息化特征,可以共享的物流資源也很多,主要有物流信息資源、物流技術與設備資源、倉儲設施資源、終端配送資源等,為推動共享物流發展打下了基礎。
二、物流技術與裝備資源共享
看點01自動化物流系統服務共享
自動化立體庫、輸送分揀系統等自動化物流系統,過去往往都是按客戶需求開發,建設完成后即交由企業自己運營與管理。最近有領先的物流系統集成商開始設想和實踐制造業服務化理念。根據市場需求,借助資本運作模式,建設共享的自動化物流系統,并利用自身技術優勢開展共享服務,按存儲的物流量和出入庫物流頻次收取物流費用。
看點02物流技術與產品的共享
最突出的物流技術與產品的共享模式體現在物流包裝領域,包括:物流周轉箱、托盤等單元化器具,尤其是托盤的循環共用,不僅僅實現了托盤資源的有效利用,還大幅度提升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創造了物流價值。
2015年以來,商務部流通司以標準托盤循環共用為抓手,實施商貿物流標準化行動計劃。標準托盤的循環共用,就是供應鏈上下游通過共享標準托盤資源,實現了上下游物流系統的互聯互通,通過帶板運輸和托盤共用,物流系統間貨物交接不倒托盤,避免二次裝卸。這一共享物流模式,不僅優化了托盤資源利用,更重要的是極大提升了物流效率,全面推進了供應鏈上下游商貿物流標準化發展。
以叉車租賃為例,隨著叉車物聯網發展,有叉車租賃企業建立了叉車租賃共享平臺,同時借助平臺優勢,整合叉車供應鏈,對叉車結構進行模塊化改進,實現了“模塊化更換維修”替代原來的依靠維修師傅的技術進行維修模式,只要會擰螺絲釘就會維修,極大地簡化了叉車維修。更換下來的需要維修的模塊可以集中維修備用。這樣不僅大大減少了叉車租賃維修時間,提高了客戶體驗,還改進了叉車易損零部件的模塊化供應,降低了成本。
三、物流基礎設施資源共享
傳統的物流基礎設施包括倉儲設施、物流園區、公共裝卸區域設施等。隨著互聯網發展,國家大力推進互聯網+物流,以云、端、網為基礎的互聯網體系也成為了現代物流基礎設施。目前物流基礎設施共享模式的發展正向深度開發、全面開放、廣泛共享方向發展。
看點01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與共享
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是通過物流信息共享推動社會物流資源共享的重要舉措,目前,政府扶持的交通部國家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投入巨大,經過全面發展,開始在物流信息共享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同期,林安、傳化等依托物流園區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出現,利用線下資源與線上結合,市場運作也不錯。在商貿領域,物流唐山探索以城市物流信息平臺為節點,鏈接各城市物流信息平臺的智慧城市物流骨干網發展模式,取得了一定成功,是城市共同配送領域的先進企業。
看點02物流綜合系統的開放共享
目前,智慧物流+電商平臺共享的方式,致力于建設商貿流通的基礎設施,開放的不僅限于物流,是整個供應鏈打包服務,主要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共享倉配一體的供應鏈服務;二是開放共享末端配送服務;三是物流云服務。借助開放共享物流系統,整合傳統門店的供貨系統,建設傳統門店的新通路,顛覆傳統批發渠道從品牌商到中小門店的層層環節,可以帶來傳統零售渠道的變革。
四、物流配送資源共享
配送共同化包括物流資源利用共同化、物流設施與設備利用共同化、物流管理共同化等,是天然的共享物流模式,是在經濟合理區域范圍內,根據用戶要求,對物品進行揀選、加工、包裝、分割、組配等作業,并按時送達指定地點的物流活動。物流配送的共享模式最重要的創新方向如下。
看點01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的本質是通過物流作業的規模化降低作業成本,提高物流資源的利用效率。共同配送是指企業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橫向聯合、集約協調、求同存異以及效益共享。
目前,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圍繞著渠道共配和產品共配,城市共同配送創新向著智慧共配方向發展,通過大數據、互聯網和GPS相結合,可以即時集成區域內訂單需求,智慧生成最優配送路徑,做到實時共配,隨機共配,全面共享城市物流配送資源。
看點02共享客運資源創新模式
幾年前,部分物流配送企業就利用大巴、地鐵等客運資源,配送包裹與快件。如:按規劃線路與客運司機合作,用客運班車的行李箱空間定時發送包裹等快件,起點與終點安排人員取送貨,共享客運資源開展物流配送服務。2016年”雙11”期間,電商物流快運包裹坐上了高鐵,也是物流配送共享客運資源的案例。
五、如何進一步推動共享物流發展?
共享物流是藍海,具有巨大發展潛力與商機,在推進“共享物流”發展工作中,政府的作用很大。政府推動“共享物流”發展重點是解決“共享物流”發展中市場失靈問題,找到關鍵的抓手,編制解決方案,通過關鍵抓手解決過去單靠企業自身難以協調和解決的問題,同時啟動共享物流發展的市場機制,激發市場活力,促進企業共享物流創新發展。
共享經濟的市場的痛點是如何實現資源信息的互聯互通和協同共享,關鍵點是標準化,應當配合政府推動商貿物流標準化發展,積極倡導企業開展單元化物流創新,倡導從生產企業產品包裝開始,遵循中國產品包裝的主流模式,共同遵守統一的標準規范和原則,實現物品包裝與物流箱、托盤、貨架、車廂、配送車輛的尺寸規范相協調,實現共享物流包裝,為標準托盤、標準物流箱、叉車、貨架、輸送分揀等物流設備共享打下基礎,為車廂、集裝箱等物流配送設備共享打下基礎。
單元化物流是指物流系統中物品由發貨地就按包裝模式整合為規格化、標準化的貨物單元,并且保持貨物基本單元的狀態一直送達最終受貨點,貨物單元也是供應鏈流各環節作業單元,這種單元化物流模式的發展,不僅使物流費用大幅度降低,使傳統的運輸包裝和裝卸搬運工具發生了根本變革,改變了過去那種對包裝、裝卸、儲存、運輸等各管一段的做法,更是實現共享物流的基礎,是物流現代化的標志。
此外,共享物流資源會帶來物流資源的社會化重新配置,也會帶來對原有管理體制的沖突等問題,這些問題也是企業自身難以協調的工作。這些基礎性工作需要政府大力推動,通過政策扶持和政府引導,協調企業間關系,推動企業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和提高商貿物流標準化水平。
相信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和物流標準化的快速推進,共享物流必將向智慧共享、全面創新、提升效率、創造價值等方向全面發展,涌現出無數顛覆式創新,推動現代物流的變革。
上一篇:新形勢下的物流金融
下一篇:企業物流外包業務